为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问题,实现污水全收集、全覆盖、全处理,广州市积极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增强污水处理能力,广州水投负责其中8座新(扩)建全地埋式生态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工作,共计投资143亿元,并投入1.5万名建设者,历经15个月的极限安全工期全面建成。
其中石井净水厂二期、健康城净水厂、龙归污水处理厂三期、大沙地污水处理厂扩建等4座污水处理厂实现试运行处理污水;西朗污水处理厂二期、沥滘污水处理厂三期、江高净水厂及大观净水厂等4座污水处理厂实现通污水试运行。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从340万吨/日增加至496万吨/日,处理能力增加46%;集团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526.13万吨/日,约占全市污水处理能力766万吨/日的七成,占全市新增产能191万吨/日的八成。
高位强力推动,建立联动机制
牢固树立和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格按照市总河长1号令和全面剿灭黑臭水体作战任务,立下治水攻坚“军令状”。并加强与市河长、水务以及各区水务等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及时解决阻碍项目推进的主要问题。一年多来,召开决策类会议约100次,督办、专题讨论等相关会议近300次,确保治水工程项目高效顺利推进。
优化施工组织,挑战极限工期
科学合理倒排工期,实行项目过程跟踪检查、动态控制,实现“5+2”“白加黑”24小时不间断施工。加强安全文明施工和工程质量监管,在招标和合同签署环节将相关规定列入合同文件,关口前移;采用常态化检查、随机抽查、重点检查等方式落实巡查制度,联合第三方安全监督力量,及时发现、反馈和处置存在问题,一年多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会议86次,检查活动450次。
实践环境友好,化邻避为利邻
采用集约化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生态污水处理厂建设,全地埋式生态公园式设计打破了传统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广、项目推进难及产业发展受限等难题,有效提升土地价值。污水处理设施和构筑物全地下加盖密封运行,不断优化处理工艺,消除臭气外溢情况,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和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一级标准,最大限度减少恶臭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处理后的再生水用于河涌生态补水,每天约80万吨再生水回用于河涌补水,有效提升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化。
积极应对疫情,防疫复工两手抓
为避免项目推进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州水投提前谋划落实工人及设备投入,做到包车接人、落实原材料供应连环扣,主动协调安排专车、包车“点对点”接务工人员返穗。并经多方协调解决原材料、设备厂家停产、运输到货、工程复工进场难等问题。8座新(扩)建污水处理厂在2月17日全面复工建设,3月13日工人到岗人数6616人,到岗率100%,并实现“零输入、零感染”,确保在疫情下顺利完成治水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