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长者助手 无障碍辅助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广州国资

〔2025〕第2期(总第654期)

来源:广州市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5-03-27 17:33:13
浏览量:
-

  目  录

  【国资简讯】 

  2025年广州市国资工作会议召开 

  市国资委召开稳外贸工作视频调度会 

  市国资委召开数智赋能国企系列培训班、监管企业数智化转型工作座谈会 

  市国资委召开监管企业工业投资调度会 

  市国资委举行2025年资本运作专题培训 

  【经济运行】 

  广州发展集团2024年经营业绩再创新高 

  【培育发展新动能】 

  广汽集团上榜全球人形机器人100强 

  越秀iPARK粤港智谷首年税收贡献超10亿元 

  广州城投集团新能源业务取得“开门红” 

  广州工控集团高质量打造产业园 

  【履行国企使命】 

  广州公交集团加快专业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平台建设 

  【企业简讯】 

  【专题信息】 

  市国资委积极应用DeepSeek大模型赋能产业创新发展 

  广州数科集团以人工智能大模型 赋能广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珠江实业集团着力构筑“平台+”模式 推动加快“四好”建设 

  【国资简讯】

  2025年广州市国资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明确,2025年广州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总的思路是,围绕“拼经济、优布局、补短板、促改革、保安全、作贡献”主线,奋力打好经济攻坚战,深入实施湾区建设走深走实、产业结构跃迁升级、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国企改革深化提升、国资监管效能提升、“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高水平安全护航、国企党建凝心聚力等八大行动。会议强调,2025年,广州国资系统要坚持“广州发展有所需,国资国企有所为”,拼经济、作贡献,优布局、调结构,抓创新、增动力,抓改革、优机制,化风险、强监管,保安全、护稳定,强党建、严治党,扎实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综合处)

  市国资委召开稳外贸工作视频调度会要求各监管企业锚定外贸实现全年增长目标,全力挖潜重点企业、平台、项目、品类数据纳统入库,加强日常组织调度、强化部门联动协同,及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促进措施,做细做实稳外贸各项工作,系统谋划推动外贸长期健康发展。

  (财经处)

  市国资委召开数智赋能国企系列培训班监管企业数智化转型工作座谈会,要求各监管企业增强全员数智化意识和思维、加强业数创新融合发展,密切跟踪和应用DeepSeek等前沿技术,对标对表优秀民企、央国企等先进生产力及选人用人、治理运营等机制,依托广州国资有分量的资产规模、丰富的产业场景建设个性化的亮点项目,加强规划统筹、优化激活用足队伍,推动数智化技术带动产业链协同升级,助力广州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

  (财经处)

  市国资委召开监管企业工业投资调度会,要求各监管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快投资建设进度并尽快实现投产达产;同时通过资本招商、产业招商方式,吸引更多工业企业和项目落地广州。

  (规划处)

  市国资委举行2025年资本运作专题培训聚焦“上市公司投资并购”和“市值管理”两大主题,围绕新国九条下IPO和并购重组最新政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市场动向及经验、并购基金投资实务等方面内容进行授课培训。

  (资本处)

  【经济运行】

  广州发展集团2024年经营业绩再创新高 一是发展提质提效。2024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工业总产值达250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在地工业总产值达200亿元,同比增长8.2%。各产业板块实现全面增长,可控电力装机首次超过1000万千瓦,同比增长10%;新能源发电量超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煤炭经营量4302万吨,同比增长5%;供气规模5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属下各大业务板块均实现盈利,其中新能源集团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8%。二是产业结构显著优化。清洁能源成为业务重要“增长极”,绿色低碳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近70%。2024年,可控发电装机容量接近500万千瓦,较“十三五”末增长约4倍。天然气产业链持续增强。自主采购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比增长21%;天然气利用四期工程投产,管网年输配能力超100亿立方米,形成“三线一站”高压供气“一张网”新格局。储能业务加速布局,累计投运储能项目超200MWh,目前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的电网侧调频独立共享储能项目佛山高明208MW/416MWh储能电站开工。三是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在大湾区可控火电装机容量达548万千瓦;在珠三角地区煤炭市场占有率多年保持第一;投运天然气管网超7900公里,实现与国家管网及省内清远、中山、佛山等地互联互通。“珠电煤”国内业务扩至19个省市,新增上游供应商15家、下游终端客户75家。新能源投产项目覆盖19个省市,并购陕西志丹、内蒙古腾格里、宁夏中卫等风电项目。进口煤炭业务量突破1800万吨、同比增长77%。

  (广州发展集团)

  【培育发展新动能】

  广汽集团上榜全球人形机器人100强 近日,广汽集团入选国际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发布的全球人形机器人百强榜单。广汽集团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已于2024年底发布,初期商业化重点在安防、康养、汽车后市场服务。目前GoMate已进入实地测试阶段,计划2025年实现自研零部件批量生产,2026年实现整机小批量生产,并逐步扩展至大规模量产。GoMate技术优势:一是自主研发的系统平台。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操作系统具备高效的任务调度、资源管理以及实时响应能力,实现了毫秒级响应。例如,在安防场景中,当机器人的传感器感知到异常情况时,操作系统能够迅速将信息传递给决策模块,决策模块做出判断后,快速下达控制指令给执行机构,实现快速响应,确保安防任务的高效完成。二是先进的算法融合。GoMate融入了广汽集团自研纯视觉自动驾驶算法并大胆创新,应用了FIGS-SLAM算法架构、云端多模态大模型等,实现了机器人从平面智能到空间智能的飞跃,对人类复杂的语音指令响应达到毫秒级,能自主规划动作并进行高效的数据采集;室内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在动态场景下可探测感知百米内的障碍物变化。三是全栈自研的关键零部件。GoMate的驱动器、电机和灵巧手等关键零部件均由广汽自主设计制造。微型低压伺服驱动器,高度不到30mm,面积接近硬币大小,驱动能力却高达20A,同时带有EtherCAT、CAN等丰富接口;轴向磁通电机,最大输出力矩达到1000N·m,力矩密度高达200N·m/kg,并且具有5倍以上的过载倍数;灵巧手设计创新性地采用了刚柔结合的结构,既考虑了灵巧手的负载能力,又兼顾了实际应用的碰撞等安全需求,能够实现复杂的抓握动作。

  (广汽集团)

  越秀iPARK粤港智谷首年税收贡献超10亿元 一是用好优势资源招商。用好《南沙方案》政策资源、科大(广州)校区的科技资源及越秀集团多元产业生态,联动政府、学校、投资机构等组织,举办多场产业服务活动,以政企联动招引打造“科创雨林”,吸引注册及入驻企业超180家,其中超20家为上市公司母公司及子公司,涵盖人工智能、新能源、生命健康等产业方向,入园企业贡献税收超10亿元。二是推动科创成果转化。港科大(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落地粤港智谷产业园,用好香港科大、港科大(广州)资源,发挥总规模10亿元的环港科大(广州)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和累计签约规模达14亿元的合作直投基金作用,为初创项目引来“金融活水”,推动南沙成为粤港澳创新合作新高地。协同港科大(广州)举办创科嘉年华、“香港科大-越秀集团”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等,搭建交流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三是完善服务配套设施。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服务驿站等14个配套全面落位,毗邻港科大的越秀iPARK粤港云谷全面封顶,“南沙区人才服务站”挂牌成立,打造多元融合科创社区。

  (越秀集团)

  广州城投集团新能源业务取得“开门红” 一是产业规模成体系发展。今年首月,投资建设的广汽研究院光伏发电项目、广美铝材厂分布式光伏项目、梅州蕉岭“广州小镇”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等顺利竣工交付。目前已建、在建、拟建的低碳能源基础设施项目超60个,光伏规模达36兆瓦、储能规模达112兆瓦,投资金额约5亿元,新能源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二是创新成果有效转化。自主研发“e能管家”平台低碳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全国首款全栈式国产化区块链碳排放核算智能终端(CBL),以数字化、平台化推进光储充项目投资建设。如棠下电力中心综合能源示范项目集光伏、风电、储能、充电桩、冰蓄冷、发电地砖等绿电元素于一体,实现“源荷储”多能融合,并网运营后每年可节约近150吨标煤,减少超400吨碳排放,打造综合能源“多点”盈利最优运营方案,破除项目资金回收周期长等问题,强化投建营一体化能力。三是金融赋能项目落地。加快筹建新能源产业基金,将围绕分布式能源、智能微网、储能、智慧充电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进行投资,投资孵化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标杆项目。

  (广州城投集团)

  广州工控集团高质量打造产业园 打造在营岭南V谷品牌系列园区10个,进驻企业超 680 家,加快推动7个在建园区项目,聚焦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开发等重点领域,打造“1个千亿级+3个五百亿级”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一是强链补链,助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大湾区现代高端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建设,三期项目预计今年6月底投产。白云区低空经济产业园重点发展低空航空器制造、智能设备、装备制造等产业,进一步延伸至通用航空零部件研发制造、维修、运营服务环节。以投促引孚能科技年产量 30GWh动力电池广州基地落地黄埔区并投产,助力广州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车之城”。二是聚优集强,推动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与世界500强企业沃尔玛在岭南V谷科技园共建山姆会员商店,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2025年底开业后可填补区域大型商业卖场空缺,预计每年实现“线上+线下”营收约 30亿元。与京东牵手打造的国内一线城市首家京东 MALL去年6月正式开业,助力实体商业提档升级,其中2024年实现营收超10亿元。三是数智升级,加快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广州工控增城专精特新产业园建设“源网荷储”能源体系,实现综合能源智慧化协同与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助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岭南V谷科技园引进先进低碳技术和绿色产业,打造集研发、生产、示范为一体的绿色低碳产业园,获“广州市荔湾区碳达峰碳中和试点”授牌。

  (广州工控集团)

  【履行国企使命】

  广州公交集团加快专业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平台建设  会同广州医科大学等投资1000万元注册成立专业化项目公司,推进广州市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平台筹建工作。一是搭建专业平台,推动服务场景多样化。成立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工作专班,加快推进“广州非急救医疗转运指挥调度中心、广州非急救医疗转运质量控制中心”等筹建,力争于2025年3月31日前完成平台上线并接入“广州健康通”。平台对标国内外业务实践,探索驻点医疗服务新模式,规划涵盖非急救车辆转运、健康专车、无缝就医衔接、大型活动医疗保障等多元化服务场景。二是打造行业标准,提升服务规范化水平。由广州医科大学牵头组织急诊医学、院前急救质量控制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及科研资源,组建非急救医疗转运专家委员会,制定广州市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行业规范与质量标准,探索急救与非急救进行分类调派和管理的“广州模式”。三是强化前期衔接,布局“走出去”推广拓展。与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残特奥会执委会对接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需求,聚焦赛事期间转运服务流程细化、专业保障力量配置,着力提升平台对赛事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与省有关部门沟通大湾区直通港澳陆路转运车辆牌证申办,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创造条件。

  (广州公交集团)

  【企业简讯】

  ▲1月,广州港集团实现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3.6%、外贸集装箱同比增长17.6%。

  (广州港集团)

  ▲近日,广州产投招商公司推动科赛睿生物项目国内运营总部——科赛睿(广州)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落户广州,是成立以来推动的首个港澳台法人独资项目。

(广州产投集团)

  ▲近日,广州建筑城市更新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广州建筑集团)

  ▲1月,广州地铁集团完成市重点建设项目投资65.69亿元同比增加38.2%,其中地铁、城际、国铁、枢纽及房地产开发项目分别完成投资22.68亿元、12亿元、5.03亿元、25.98亿元。

  (广州地铁集团)

  ▲1月,广州轻工集团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6%。

  (广州轻工集团)

  ▲1月,广州市13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广交易成交,成交总面积32.95万平方米,成交总价17.28亿元;共23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发布出让公告,总面积约44.29万平方米,起始总价约8.16亿元。

  (广州交易集团)

  ▲近日,广州人才集团薪酬类数据产品完成全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首个资产登记。

  (广州交易集团)

  【专题信息】

  市国资委积极应用DeepSeek大模型

  赋能产业创新发展

  市国资委以DeepSeek打造竞争新优势,通过第一时间推动智慧国资系统接入DeepSeek、迅速召开“数智赋能国企 破局传统谋新篇”培训班等举措,指导监管企业大力推进AI与产业创新发展深度融合,赋能加快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AI+战新布局,扩大现代产业数智版图。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ADiGO SENSE端云一体大模型与DeepSeek-R1大模型完成融合,实现大模型在智能座舱、场景服务及用户交互体验上的落地应用,加速打造未来汽车新形态。广州环投集团紧扣智慧环保前沿趋势,通过 DeepSeek 本地化部署优化垃圾焚烧策略、打造智慧电厂。广药集团推动数实融合,通过打造中成药智能制造车间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并建成了国内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领先的现代医药物流智慧分拨枢纽“广州医药智慧物流中心”。二是AI+场景应用,打造两业融合新生态广州交易集团率先在国内公共资源要素交易平台领域全面部署DeepSeek,运用AI数据分析辅助产业决策,助推招标文件合规检测准确率达到95%以上,平均业务办理时长缩减40%,以“智慧交易”赋能“两业融合”。广州数科集团自研五舟智海星图AI平台,助力实体产业客户快速应用DeepSeek模型。岭南集团聚焦行程定制、营销服务以及知识管理等关键场景,完成 DeepSeek 集成应用,目前已成功协助生成超万份个性化行程方案,开启智慧旅游新篇章。三是AI+城市服务,强大智慧城市数智内核。广州数科集团“望道”大模型完成DeepSeek集成,打造营商环境分析、智能问政、政务工单分析、城市大脑等10多种场景,业务处理效率提升300-500%;推动10多类政务数据产品在广州数据交易所挂牌、累计交易额突破亿元。广州交投集团打通DeepSeek与高速公路大脑平台的链接,加快实现车流分析预测、交通诉求及时回应、安全隐患预警响应。广州水投集团推动AI技术与管网监测、应急调度、智能巡检、故障诊断、水质预测分析等核心业务融合。广州地铁集团深度集成 DeepSeek 技术构建质量隐患数据平台,实现对质量隐患风险的自动评估、精准标记以及智能匹配,筑牢安全出行根基。

  (综合调研处整理)

  广州数科集团以人工智能大模型

  赋能广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州数科集团抢抓国产大模型技术突破机遇,在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深度适配DeepSeek-R1和V3等国产大模型,并创新构建政务、科研、医疗等关键领域垂直场景的深度应用验证,形成涵盖基础设施、创新应用、要素激活的全链条发展格局,为广州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推进“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引领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智支撑。

  一、筑牢数字基础设施根基,构建多元算力矩阵体系

  以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为核心载体,创新建立“政务专网算力为主体、公共算力为支撑、社会智算资源为补充”三位一体算力供给体系。建成平云模型开放服务平台,集成152个开源模型,涵盖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科学计算等多个领域,为开发者提供高效便捷的开发环境,实现“国产芯片-国产模型-国产应用”完整生态闭环,累计服务支撑政府部门52个、高校团队127家、企业研发项目189家。依托数字广州创新实验室,完成DeepSeek-R1等模型与国产硬件的深度适配,在民生政策解读、12345热线工单智能分派等政务场景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实现政务服务响应速度、工单处理准确率等指标快速提升,打造支撑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数字化新引擎。

  二、深化数字创新应用,加速产业深度融合

  持续完善行业大模型体系,自主研发的“望道”大模型实现V2.0版本迭代,衍生悟道知识中台、望道大模型一体机和智审一体机等系列产品,悟道知识中台率先完成DeepSeek模型的集成,在审计营商环境分析、智能问政、政务工单分析、城市大脑等10多种场景落地,单场景处理效率提升了300-500%。成功突破首个人工智能算法验证项目,形成了以算法、AI模型为核心的人工智能生态验证服务新能力。集团作为主要编制单位参与《广州市数据产业图谱》制定,系统梳理涵盖数据资源、数据服务、数据技术、数据应用、数据安全以及数据基础设施等六大产业门类超400家企业,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提供权威指引。

  三、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创新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数商分离”广州模式,推进数据要素加工与开发。签署《广州市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合作协议》,促进数据要素一级、二级市场高效联动,推动10多类政务数据产品成功在广州数据交易所挂牌,累计交易额突破亿元。对接数商70多家,合作开发67个公共数据产品,涵盖金融服务、医疗健康、绿色低碳等领域。牵头组建广州智算联盟,整合华为、电信、移动、联通等头部企业资源,成功接入近5000P算力规模的广州市智算运行服务平台。搭建全国首个“质量数据智能中枢”,形成检测行业智能化转型示范方案,赋能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数字化升级。集团“覆盖大模型政务应用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案例成果入选“2024广东省政务服务创新解决方案”名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广州经验。

    (供稿:广州数科集团)

  珠江实业集团着力构筑“平台+”模式

推动加快“四好”建设

  珠江实业集团紧紧围绕广州市“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战略部署和“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求,立足集团城市运营建设全产业链优势,积极融合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术,搭建专业化平台、构建“平台+”发展模式,赋能提升“城市更新与房地产、工程服务、城市运营”三大主业板块发展质量,推动“四好”建设纵深发展。

  一、“平台+”房地产开发,探索打造人居新样本

  整合应用前沿科技成果,打造新时代“四好”房子。珠实地产通过集成智能建造、物联网、鸿蒙生态和智慧家居等先进前科科技成果,整合AI管家等功能作用,构建一个高度集成的智慧人居生态服务平台,并打造出具备绿色、低碳、智慧、安全的人居产品——智慧人居1号实验室。智慧人居1号实验室聚焦智慧建造、智能家居、智能社区、智能服务四大领域开发十大科技创新系统,实现6大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场景和5项国内首创技术应用及多项专利发明,推动了96项人居智能化技术提升。目前,智慧人居1号实验室计划在集团内部其他楼盘落地推广应用,探索新时代人居产品新样本。

  二、“平台+”工程服务,夯实工程建设质量

  打造全场景智能化平台系统,赋能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珠江监理顺利完成采用OCR模式和AI建模的安全巡检系统运行测试,实现自主判断设备运行状况,提高现场巡检效率和故障检测的准确性;并能借助AI人脸识别技术,有效辨识无证人员违规上岗情况,减少管理隐患。推出珠江监理“政企互联”平台1.0版本,集成质量监管综合平台、质量安全管理量化评价系统等十余个子系统,首次实现企业与住建系统的数据互联共享,并可实时检索材料检测结果、基坑监测等关键数据,及时获取项目监测异常预警信息,强化项目安全质量环保管理。苏交科集团自主研发全过程行业大模型,打通“监测-管控-机制”动态融合闭环,与管控效果动态融合,实现大模型自主学习及优化,有效推动跨区域交通管理从经验决策到数据决策。

  三、“平台+”城市服务,提升社区治理成效

  构建社区人防、物防、养老工作综合服务平台,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珠江城市服务充分利用AI等大模型,打破“数据孤岛”,统一对单个项目中的不同物联设备集中管理,对项目的设备数据进行可视化管理,完善安防、消防、访客、通行、停车等应用场景;引入智能门禁、人脸识别以及智能监控系统、高空抛物监控系统和消防报警系统等各类数字化工具赋能社区安全管理,有效减少社区监控盲区,实现社区关键区域监控全覆盖。珠江健康自主研发全场景康养服务运营管理一体化系统(康养数字化系统),可实现健康监测与管理、紧急救援服务、高效运营与管理、个性化照护服务等功能服务,荣获2024年全国国企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已在广州5家护理站、4家颐康中心、2家养老机构以及晋江市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已上线使用、覆盖人数约1500人。

  (供稿:珠江实业集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广州国资委
    关注 · 微信